隨著“風光火熱儲”一體化綜合能源基地的畫卷徐徐鋪展,大唐山西發(fā)電有限公司正以蝶變之姿擁抱嶄新未來,在發(fā)展中壯大、在創(chuàng)新中圖強。
見證變革
二十多年前的高師傅,還是一名在燃煤鍋爐旁忙碌的火電工人,每天看著一噸噸煤炭送入鍋爐。后來,在“雙碳”目標指引下,他的工作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陽城電廠積極響應國家政策,聚焦煤炭、煤電、新能源一體化發(fā)展,規(guī)劃建設柳家河、照山、墁西、獲澤等多個光伏項目。
高師傅清楚地認識到,發(fā)展新能源既是挑戰(zhàn)也是機遇,他主動請纓轉戰(zhàn)新能源戰(zhàn)線。然而,轉型之路并不平坦,面對項目地塊分散,賠償談判難度大,水保、環(huán)評、質(zhì)監(jiān)注冊、林地報告批復、土地批復等手續(xù)繁雜,設計變更、集電線路跨越鐵路、設備到貨緊張等諸多困難,他多次赴山西省林草局、市政府、能源局等相關單位溝通協(xié)調(diào),與工程總包單位反復細化施工方案,全面細致分解任務節(jié)點,確保責任到人。
憑借這種干勁,在短短五年時間里,陽城發(fā)電公司已實現(xiàn)在役在建9個新能源項目共97萬千瓦的突破,新能源與火電比例上升至近30%,綠色轉型發(fā)展的腳步鏗鏘有力。
見證擔當
“鐺,鐺,鐺……”沉重的敲擊聲回蕩在夜色中,頃刻間就被機房的轟鳴聲淹沒,呼嘯的寒風卷起紛飛的黃葉,帶走了秋天最后一絲暖意。
大唐山西發(fā)電有限公司太原第二熱電廠鍋爐房內(nèi),滿頭大汗的李兆生揮舞著手里的錘子,精準地落在設備上。左手持錘,右手拿著粗鐵絲,頂著頭燈,胸前別著對講機,精瘦的身形略顯佝僂,“12號爐5號磨堵了,我先通一通試試,你們通知檢修?!彼麑χ厍暗膶χv機說,頭也不回地扎進石子煤箱……
提到李兆生這個名字,每一個與他共事過的人都搖頭苦笑,笑他軸,笑他傻,明明一個運行巡檢人員,偏偏喜歡和檢修人員“搶飯吃”。作為一個40多年工齡的老師傅,每次夜班找到設備缺陷,在第一時間通知檢修人員的同時,總是想著自己能不能處理。
走進他的休息室,一個空蕩蕩的更衣柜中,標配四件套外加兩身舊衣服,就是貫穿了他40多年運行生涯的全部。機側、爐側、配電室、熱網(wǎng),只要有設備運行的地方,他都會光顧,“現(xiàn)在正值供暖季,咱在保供的關鍵時刻也不能掉鏈子啊?!?/p>
刺骨的夜風中,那個略顯佝僂的身影漸行漸遠,像是真的走向落幕。但當我回頭望去,更多身影頂著寒風步履堅定,他們手電筒中微弱的燈光,匯集成炬,點亮萬家燈火,溫暖千家萬戶。
見證責任
從2010年起,臨汾熱電公司堅持向與該公司比肩而鄰的臨汾市堯都區(qū)汾河學?!按筇瓢唷遍_展結對幫扶,今年已是第15個年頭。
“這里的學生大部分是農(nóng)村的孩子,其中家庭貧困者居多,不少特別貧困的學生還面臨著輟學,大唐人不僅為孩子們購買書籍、籃球、排球、足球等設施,還定期開展主題班會為孩子們分享讀書方法,考前加油打氣,讓孩子們感受濃濃的關懷和溫暖!”15年的時間,六十余次的志愿服務活動,臨電人用實實在在的愛心奉獻感動師生和村民,展示了中國大唐社會責任踐行者、公共利益維護者的良好企業(yè)形象。
每逢重陽節(jié),臨汾熱電的志愿者們都會前往雙河公園養(yǎng)老中心關愛看望老人?!耙郧笆侨背陨俅?、條件不好,現(xiàn)在是吃穿都有,卻少了陪伴。難得有這么多人來看望我們,陪我們聊聊天、嘮嘮嗑,實在是感動”,88歲的曹大爺說著。該公司作為當?shù)囟竟岬闹饕臒嵩袋c之一,承擔著臨汾市保電保供熱民生任務。
見證奮斗
“距離完成全容量投產(chǎn)任務目標所剩的時間不多了?!痹茖鶡犭姽咎戽?zhèn)麗璟100MW光伏項目負責人之一王金昌言辭嚴峻,直指重點。
即使沒有熱火朝天的工作氛圍,天鎮(zhèn)光伏項目建設的師傅們依舊一絲不茍地思考著、履行著崗位職責,對新能源運營的了解逐漸從“一張白紙”變成“滿腹經(jīng)綸”。
“集電線路還有6基塔基基礎澆筑沒有完成,”身為項目負責人的他,低聲念叨著,“室外溫度夜間已降至零下10℃,非常不利于混凝土強度提升,而混凝土強度提升的快慢,直接決定后續(xù)組塔架線工作是否推遲?!?/p>
自從項目開始,他總是這樣的緊張狀態(tài),除非到達終點,他會一直在探索先進做法的路上不停思量。每次思考,都是為了項目推進;每次行動,都是積攢飽滿能量,在看似不起波瀾的日復一日中,他用行動帶領大家一往無前,哪怕雨雪霏霏也定要追尋陽光。
如果有人問,在追“光”逐日的道路上,什么最值得?答案一定是:為了高質(zhì)量轉型發(fā)展,為打造“卓越大唐新晉電”凝聚奮進力量。
鏈接:https://www.peopleapp.com/column/30047486544-500005949666